傷寒雜病論【 卷 十四 】 辨咳嗽水飲黃汗歷節病脈證並治
22 咳而氣喘,目如脫狀,脈浮大者,此為肺脹,越婢加半夏湯主之;小青龍加石膏湯亦主之。
【越婢加半夏湯方】
麻黃六兩   石膏半斤   甘草二兩   生薑三兩   大棗十五枚   半夏半升   
右六味,以水六升,先煮麻黃,去上沫,納諸藥,煮取三升,去滓,分溫三服。
【小青龍加石膏湯方】
 即前小青龍湯加石膏二兩。  
23 咳而氣逆,喘鳴迫塞,胸滿而脹,一身面目浮腫,鼻出清涕,不聞香臭,此為肺脹,葶藶大棗瀉肺湯主之。
【葶藶大棗瀉肺湯方】
葶藶熬 令黃色 搗丸如彈子大  大棗十二枚   
右二味,以水三升,先煮大棗取二升,去棗,納葶藶,煮取一升,去滓,頓服。
24 似咳非咳,唾多涎沫,其人不渴,此為肺冷,甘草乾薑湯主之。
【甘草乾薑湯方】
甘草四兩 炙  乾薑二兩 炮  
右二味,以水三升,煮取一升五合,去滓,分溫再服。
25 咳而唾涎沫不止,咽燥,口渴,其脈浮細而數者,此為肺痿,炙甘草湯主之。
【炙甘草湯方】
甘草四兩 炙  桂枝三兩   麥門冬半升   麻仁半升   地黃一斤   阿膠二兩   人參二兩   生薑三兩   大棗三十枚   
右九味,以酒七升,水八升,先煮八味,取三升,去滓,納膠消盡,溫服一升,日三服。
26 問曰:飲病奈何?師曰:飲病有四,曰痰飲,曰懸飲,曰溢飲,曰支飲。其人素盛今瘦,水走腸間,瀝瀝有聲,為痰飲;水流脇下,咳唾引痛,為懸飲;水歸四肢,當汗不汗,身體疼重,為溢飲;水停膈下,咳逆倚息,短氣不得臥,其形如腫,為支飲。
27 水在心,則心下堅築,短氣,惡水不欲飲;水在肺,必吐涎沫,欲飲水;水在脾,則少氣身重;水在肝,則脇下支滿,嚏則脇痛;水在腎,則心下悸。
28 心下有留飲,其人必背寒冷如掌大,咳則肋下痛引缺盆。
29 胸中有留飲,其人必短氣而渴,四肢歷節痛。
30 夫平人食少飲多,水停心下,久久成病。甚者則悸,微者短氣。脈雙弦者寒也,脈偏弦者飲也。
31 夫短氣有微飲者,當從小便去之。
首 頁 目 錄


本站仅供中医经方专业人士学习使用!  shzbl.com  联系QQ:872873   慎勿轻言医 !
© CopyRight 200-2023, 張仲景 All Rights Reserved.