傷寒雜病論【 卷 十四 】
辨咳嗽水飲黃汗歷節病脈證並治
9
肝咳不已,則流於膽,脈與肝同,其狀則嘔苦汁也。
10
脾咳不已,則流於胃,脈與脾同,其狀則嘔,嘔甚則長蟲出也。
11
腎咳不已,則流於膀胱,脈與腎同,其狀則咳而遺溺也。
12
久咳不已,則移於三焦,脈隨證易,其狀則咳而腹滿,不欲食飲也。
13
咳而有飲者,咳不得臥,臥則氣急,此為實;咳不能言,言則氣短,此為虛。咳病多端,治各異法。謹守其道,庶可萬全。
14
咳家其脈弦者,此為有水,十棗湯主之。
方
【十棗湯方】
芫花
熬   
甘遂
   
大戟
各等分   
右三味,搗篩,以水一升五合,先煮肥大棗十枚,取八合,去滓,納藥末,強人服一錢匙,羸人服半錢匙,平旦溫服之,不下,明日更加半錢匙,得快利後,糜粥自養。
15
咳而氣逆,喉中作水雞聲者,射干麻黃湯主之。
方
【射干麻黃湯方】
射干
三兩   
麻黃
三兩   
半夏
半升   
五味子
半升   
生薑
四兩   
細辛
三兩   
大棗
七枚   
右七味,以水一斗二升,先煮麻黃,去上沫,納諸藥,煮取三升,分溫三服。
16
咳逆上氣,時唾濁痰,但坐不得眠者,皂莢丸主之。
方
【皂莢丸方】
皂莢
八兩 刮去皮 酥炙  
右一味,末之,蜜丸如梧桐子大,以棗膏和湯,服三丸,日三服,夜一服。
17
咳而脈浮者,厚朴麻黃湯主之。
方
【厚朴麻黃湯方】
厚朴
五兩   
麻黃
四兩   
石膏
如雞子大   
杏仁
半升   
半夏
半升   
五味子
半升   
右六味,以水一斗,先煮麻黃,去沫,納諸藥,煮取三升,去滓,分溫三服。
18
咳而脈沉者,澤漆湯主之。
方
【澤漆湯方】
半夏
半升   
紫參
五兩   
澤漆
三升   
生薑
五兩   
人參
三兩   
甘草
三兩 炙  
右六味,以東流水五斗,先煮澤漆,取一斗五升,納諸藥,煮取五升,溫服五合,日夜服盡。
首 頁
目 錄
本站仅供中医经方专业人士学习使用! 
shzbl.com
  联系QQ:872873   慎勿轻言医 !
© CopyRight 200-2023, 張仲景 All Rights Reserved.