傷寒雜病論【 卷 七 】
辨太陽病脈證並治 中
71
傷寒四五日,身熱惡風,頸項強,脇下滿,手足溫而渴者,小柴胡湯主之。(方見上)
72
傷寒,陽脈濇,陰脈弦,法當腹中急痛,先與小建中湯。不差者,與小柴胡湯。(方見上)
方
【小建中湯方】
桂枝
三兩   
芍藥
六兩   
甘草
二兩   
生薑
三兩 切  
大棗
十二枚 劈  
膠飴
一升   
右六味,以水七升,先煮五味,取三升,去滓,納飴,更上微火消解。溫服一升,日三服。嘔家不可用,以甜故也。
73
傷寒與中風,有柴胡證,但見一證便是,不必悉具。凡柴胡湯病證而誤下之,若柴胡證不罷者,復與柴胡湯,必蒸蒸而振,卻復發熱,汗出而解。
74
傷寒二三日,心中悸而煩者,小建中湯主之。(方見上)
75
太陽病,過經十餘日,反二三下之,後四五日,柴胡證仍在者,先與小柴胡。嘔不止,心下急,鬱鬱微煩者,為未解也,與大柴胡湯下之則愈。
方
【大柴胡湯方】
柴胡
半斤   
黃芩
三兩   
芍藥
三兩   
半夏
半升 洗  
生薑
五兩 切  
枳實
四枚 炙  
大棗
十二枚 劈  
大黃
二兩   
右八味,以水一斗二升,煮取六升,去滓,再煎,溫服二升,日三服。
76
傷寒十三日不解,胸脇滿而嘔,日晡所發潮熱,已而微利,此本柴胡證,下之以不得利,今反利者,知醫以丸藥下之,非其治也。潮熱者,實也,宜先服小柴胡湯以解外,後以柴胡加芒硝湯主之。
方
【柴胡加芒硝湯方】
柴胡
二兩十六銖   
黃芩
一兩   
人參
一兩   
甘草
一兩 炙  
生薑
一兩 切  
芒硝
二兩   
大棗
四枚   
半夏
二十銖   
右八味,以水四升,煮取二升,去滓,納芒硝,更煮微沸,分溫再服。不解,更作。
77
傷寒十三日,過經,讝語者,以有熱也,當以湯下之。若小便利者,大便當鞕,而反下利,知醫以丸藥下之,非其治也。若自下利者,脈當微厥,今反和者,此為內實也,調胃承氣湯主之。(方見上卷)
78
太陽病不解,熱結膀胱,其人如狂,血自下,下者愈。其外不解者,尚未可攻,當先解外;外解已,但少腹急結者,乃可攻之,宜桃仁承氣湯。
方
【桃仁承氣湯方】
桃仁
五十個 去皮尖  
大黃
四兩   
桂枝
二兩   
甘草
二兩 炙  
芒硝
二兩   
右五味,以水七升,煮四味,取二升,去滓,納芒硝,更上火微沸,下火,先食溫服五 合,日三服,當微利。
79
傷寒八九日,下之,胸滿,煩驚,小便不利,讝語,一身盡重,不可轉側,柴胡加龍骨牡蠣湯主之。
方
【柴胡加龍骨牡蠣湯方】
柴胡
四兩   
龍骨
一兩半   
黃芩
一兩半   
生薑
一兩半   
人參
一兩半    
桂枝
一兩半    
茯苓
一兩半   
半夏
二合半   
大黃
二兩   
牡蠣
一兩半   
大棗
六枚 劈  
鉛丹
一兩半   
右十二味,以水八升,煮取四升,納大黃,切如棋子,更煮一二沸,去滓,溫服一升。日三服,夜一服。
80
傷寒腹滿,讝語,寸口脈浮而緊,關上脈弦者,此肝乘脾也,名曰縱,刺期門。
首 頁
目 錄
本站仅供中医经方专业人士学习使用! 
shzbl.com
  联系QQ:872873   慎勿轻言医 !
© CopyRight 200-2023, 張仲景 All Rights Reserved.