傷寒雜病論【 卷 四 】
溫病脈證並治第六
7
病冬溫,其氣在下,發熱,腹痛引少腹,夜半咽中乾痛,脈沉實,時而大數,石膏黃連黃芩甘草湯主之;不大便六七日者,大黃黃芩地黃牡丹湯主之。
方
【石膏黃連黃芩甘草湯方】
石膏
半斤 碎 棉裹  
黃連
三兩   
黃芩
四兩   
甘草
二兩   
右四味,以水一斗,煮取三升。溫服一升,日三服。
方
【大黃黃芩地黃牡丹湯方】
大黃
四兩   
黃芩
三兩   
地黃
四兩   
牡丹皮
三兩   
右四味,以水一斗二升,煮取二升,去滓,分溫二服。大便利,止後服。
8
病溫,頭痛,面赤,發熱,手足拘急,脈浮弦而數,名曰風溫,黃連黃芩梔子牡丹芍藥湯主之。
方
【黃連黃芩梔子牡丹芍藥湯方】
黃連
三兩   
黃芩
三兩   
梔子
十四枚 劈  
牡丹
三兩   
芍藥
三兩   
右五味,以水六升,煮取三升,去滓,溫服一升,日三服。
9
病溫,其人素有濕,發熱,唇焦,下利,腹中熱痛,脈大而數,名曰濕溫,豬苓加黃連牡丹湯主之。
方
【豬苓加黃連牡丹湯方】
豬苓
一兩   
茯苓
一兩   
阿膠
一兩   
澤瀉
一兩   
滑石
一兩   
黃連
一兩   
牡丹
一兩   
右七味,以水四升,先煮六味,取二升,去滓,納膠烊消,分溫再服。
10
病溫,舌赤,咽乾,心中煩熱,脈急數,上寸口者,溫邪干心也,黃連黃芩阿膠甘草湯主之。
方
【黃連黃芩阿膠甘草湯方】
黃連
一兩   
黃芩
一兩   
阿膠
一兩   
甘草
一兩   
右四味,以水一斗,先煮三味,取四升,去滓,納膠烊消,分溫三服。
11
病溫,口渴,咳嗽,衄不止,脈浮而數大,此溫邪乘肺也,黃芩石膏杏子甘草湯主之。
方
【黃芩石膏杏子甘草湯方】
黃芩
三兩   
石膏
半斤 碎  
杏仁
十四枚 去皮尖  
甘草
一兩 炙  
右四味,以水五升,煮取三升,去滓,溫服一升,日三服。
12
病溫,發熱,腰以下有水氣,甚則少腹熱痛,小便赤數,脈急而數,下尺中者,此溫邪移腎也,地黃黃柏秦皮茯苓澤瀉湯主之。
方
【地黃黃柏秦皮茯苓澤瀉湯方】
地黃
六兩   
黃柏
三兩   
秦皮
二兩   
茯苓
三兩   
澤瀉
一兩   
右五味,以水八升,煮取三升,去滓,溫服一升,日三服。
13
病大溫,發熱,頭暈,目眩,齒枯,唇焦,讝語,不省人事,面色乍青乍赤,脈急大而數者,大黃香蒲湯主之;若喉閉難下咽者,針少商令出血;若脈乍疏乍數,目內陷者死。
方
【大黃香蒲湯方】
大黃
四兩   
香蒲
一兩   
黃連
三兩   
地黃
半斤   
牡丹皮
六兩   
右五味,以水一斗,煮取六升,去滓,溫服二升,日三服。
首 頁
目 錄
本站仅供中医经方专业人士学习使用! 
shzbl.com
  联系QQ:872873   慎勿轻言医 !
© CopyRight 200-2023, 張仲景 All Rights Reserved.