傷寒雜病論【 卷 十二 】
辨痙陰陽易差後病脈證並治
28
風病,下之則痙,復發汗,必拘急。
29
瘡家,不可發汗,汗出則痙。
30
病者身熱足寒,頸項強急,惡寒,時頭熱,面赤目赤,獨頭動搖,卒口噤,背反張者,痙病也。若發其汗,寒濕相得,其表益虛,則惡寒甚,發其汗已,其脈如蛇,暴脈長大者,為欲解;其脈如故,及伏弦者,為未解。
31
夫痙脈,按之緊如弦,直上下行。
32
痙病,有灸瘡者,難治。
33
太陽病,其證備,身體強儿儿然,脈反沉遲,此為痙,栝蔞桂枝湯主之。
方
【栝蔞桂枝湯方】
栝蔞根
三兩   
桂枝
三兩 去皮  
甘草
二兩 炙  
芍藥
三兩   
生薑
二兩 切  
大棗
十二枚 劈  
右六味,以水七升,微火煮取三升,去滓,適寒溫服一升,日三服。
34
太陽病,無汗,而小便反少,氣上衝胸,口噤不得語,欲作剛痙者,
葛根湯
主之。
方
【葛根湯方】
葛根
四兩   
麻黃
三兩 去節  
桂枝
二兩   
芍藥
二兩   
甘草
二兩 炙  
生薑
三兩 切  
大棗
十二枚 劈  
右七味,以水一斗,先煮麻黃葛根減二升,去上沫,納諸藥,煮取三升,去滓,溫服一升,覆取微似汗,不汗再進一升,得汗停後服。
35
痙病,手足厥冷,發熱間作,唇青目陷,脈沉弦者,風邪入厥陰也,桂枝加附子當歸細辛人參乾薑湯主之。
方
【桂枝加附子當歸細辛人參乾薑湯方】
桂枝
三兩   
芍藥
三兩 甘草  
二兩
炙   
當歸
四兩   
細辛
一兩    
附子
一枚 炮  
人參
二兩   
乾薑
一兩半   
生薑
三兩 切  
大棗
十二枚 劈  
右十味,以水一斗二升,煮取四升,去滓,溫服一升,日三服,夜一服。
36
痙病,本屬太陽,若發熱,汗出,脈弦而實者,轉屬陽明也,宜承氣輩與之。
37
痙病,胸滿,口噤,臥不著席,腳攣急,必齘齒,宜大承氣湯。
方
【大承氣湯方】
大黃
四兩 酒洗  
厚朴
半斤 去皮  
枳實
五枚 炙  
芒硝
三合   
右四味,以水一斗,先煮枳實、厚朴取五升,去滓,納大黃,煮取二升,去滓,納芒硝,更上微火一兩沸,分溫再服,得一服下者,止後服。
38
傷寒,陰陽易之為病,其人身體重,少氣,少腹裏急,或引陰中拘攣,熱上衝胸,頭重不欲舉,眼中生花,膝脛拘急者,燒裩散主之。
首 頁
目 錄
本站仅供中医经方专业人士学习使用! 
shzbl.com
  联系QQ:872873   慎勿轻言医 !
© CopyRight 200-2023, 張仲景 All Rights Reserved.