傷寒雜病論【 卷 八 】
辨太陽病脈證並治 下
12
太陽病,脈浮而動數,浮則為風,數則為熱,動則為痛,頭痛發熱,微盜汗出,而反惡寒者,表未解也。醫反下之,動數變遲,膈內拒痛,胃中空虛,客氣動膈,短氣,躁煩,心中懊憹,陽氣內陷,心下因鞕,則為結胸,
大陷胸湯
主之。若不結胸,但頭汗出,餘處無汗,劑頸而還,小便不利,身必發黃。五苓散主之。
方
【大陷胸湯方】
大黃
六兩   
芒硝
一升   
甘遂
一錢匙   
右三味,以水六升,先煮大黃,取二升,去滓,納芒硝,煮二沸,納甘遂末,溫服一升,得快利,止後服。
方
【五苓散方】
豬苓
十八銖 去皮  
白朮
十八銖   
澤瀉
一兩六銖   
茯苓
十八銖   
桂枝
半兩 去皮  
右五味,為散,更於臼中杵之,白飲和方寸匙服之,日三服,多飲暖水,汗出愈,發黃者,加茵陳蒿十分。
13
傷寒六七日,結胸熱實,脈沉緊而實,心下痛,按之石鞕者,
大陷胸湯
主之。(方見前)
14
傷寒十餘日,熱結在裏,復往來寒熱者,與大柴胡湯。
15
但結胸無大熱者,此為水結在胸肋也,但頭微汗出者,
大陷胸湯
主之。(方見前)
方
【大柴胡湯方】
柴胡
半斤   
枳實
四枚 炙  
生薑
五兩 切  
黃芩
三兩   
芍藥
三兩   
半夏
半升 洗  
大棗
十二枚 劈  
大黃
二兩   
右八味,以水一斗二升,煮取六升,去滓,再煎,溫服一升,日三服。
16
太陽病,重發汗,而復下之,不大便五六日,舌上燥而渴,日晡所小有潮熱,從心下至少腹鞕滿而痛,不可近者,
大陷胸湯
主之。(方見前)
17
小結胸病,正在心下,按之則痛,脈浮滑者,小陷胸湯主之。
方
【小陷胸湯方】
黃連
一兩   
半夏
半升   
栝蔞實
大者一枚   
右三味,以水六升,先煮栝蔞取三升,納諸藥,煮取二升,去滓,分溫三服。
18
太陽病,二三日,不能臥,但欲起,心下必結。脈微弱者,此本有寒分也,反下之,若利止,必作結胸。未止者,此作協熱利也。
19
太陽病,下之後,其脈促,不結胸者,此為欲解也;脈浮者,必結胸;脈緊者,必咽痛;脈弦者,必兩脇拘急;脈細數者,頭痛未止;脈沉緊者,必欲嘔;脈沉滑者,協熱利;脈浮滑者,必下血。
20
病在陽,應以汗解之,反以冷水潠之,若灌之,其熱被劫不得去,彌更益煩,肉上粟起,意欲飲水,反不渴者,服文蛤散;若不差者,與五苓散。寒實結胸,無熱證者,與三物小陷胸湯,白散亦可服。(五苓散小陷胸湯方俱見前)
方
【文蛤散方】
文蛤
五兩   
麻黃
三兩   
甘草
三兩   
生薑
三兩   
石膏
五兩   
杏仁
五十粒 去皮尖  
大棗
十二枚 劈  
右七味,為散,以沸湯和一方寸匙,湯用五合,調服。假令汗出已,腹中痛者,與芍藥三兩。
方
【白散方】
桔梗
三分   
巴豆
一分   
貝母
三分   
右三味為散,更於臼中杵之,以白飲和服,強人半錢匙,羸者減之。病在膈上必吐,在膈下必利。不利進熱粥一杯,利不止進冷粥一杯。
首 頁
目 錄
本站仅供中医经方专业人士学习使用! 
shzbl.com
  联系QQ:872873   慎勿轻言医 !
© CopyRight 200-2023, 張仲景 All Rights Reserved.